美尔雅被立案调查背后:关联交易收否是冰山一角,受损股民快索赔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2025年4月18日,美尔雅(维权)(600107.SH)公告称,公司及实控人郑继平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立案后第一个交易日即2025 年 4 月 21 日,美尔雅股价大幅下跌,以跌停价 4.11 元报收。当日开盘价即为 4.11 元,最高价和最低价也均为 4.11 元,成交量为 4.39 万手,成交额为 1804.87 万元,换手率为 1.22%,封单近20万手。(王奕尧律师专栏)
立案同日,湖北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揭开了公司治理的冰山一角,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间,美尔雅通过虚构能源业务、采购设备等名义,向第三方支付资金共计2.13亿元,最终流入实控人关联方材谷金带(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尽管资金已归还,但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直接触碰了上市公司治理的红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尔雅在2022年与间接控股股东北京中纺丝路发生的540万元关联交易,以及与黄石美红、闻世建筑等关联方的服装加工、厂房改造等交易,均未按规定披露。这些“隐形关联”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性,更暴露出公司内控体系的系统性问题,实控人郑继平、总经理段雯彦等高管被认定为直接责任人。
除了关联交易的暗箱操作,美尔雅的财务报表同样有疑点。2024年4月,公司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对2022年财报进行追溯调整,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其他应收款等多个科目。2021年至2023年,美尔雅净利润从2285万元断崖式下跌至-5946万元,连续两年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
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2024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0.06%,毛利率下降11.83个百分点,煤炭贸易亏损达800万元。在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的背景下,美尔雅试图通过处置子公司青海众友医药股权来粉饰报表,但转型似乎并不成功。
作为公司实控人兼董事长郑继平,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美尔雅12.77%的股份,实际通过公司和其他股东形成影响力,形成“一股独大”的格局。2022年,郑继平通过关联方材谷金带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却未履行任何审议程序;2023年,其主导的煤炭贸易业务因补贴未到位导致亏损,进一步拖累业绩。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董事会中郑继平的亲属及关联方占据重要职位,原财务总监、黄石美红服饰的实际控制人,湖北天罡投资的法定代表人,但公司长期未将这些企业列为关联方。这种“亲属关联网络”的存在,使得关联交易的隐蔽性极强,投资者难以察觉。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老牌企业,美尔雅曾凭借“中国驰名商标”的光环风光无限。但近年来,行业整体面临需求萎缩、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2024年,国内服装零售额同比下降7.3%,而美尔雅的主营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4.86亿元降至2023年的4.54亿元,毛利率从38.75%下滑至43.66%。在传统业务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公司试图通过收购医药资产、布局期货业务实现转型,均以失败告终。
美尔雅的案例再次印证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完善治理结构、强化信息披露、回归主营业务,审慎选择业务增长点,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辽宁宏都律师事务所王奕尧律师提醒,美尔雅(600107)索赔条件暂定:上市到2024-04-18之间买入股票,且在2024-04-21收盘时卖出或仍持有。(以上索赔条件仅代表律师个人观点,最终以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为准)(美尔雅维权入口)
(本文由辽宁宏都律师事务所王奕尧律师供稿,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王奕尧律师是辽宁宏都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拥有法律硕士的学位,并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律专业人士。曾在证券公司任职,现任检察院听证员,并且在资本市场的刑事案件处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王律师专注于代理证券诉讼和资本市场案件,尤其擅长证券虚假陈述纠纷的处理,并且成功代理或正在代理数百件投资者维权案件。同时,王奕尧律师还精通上市、挂牌业务,不仅对二级市场,对于一级市场、一级半市场也有自己独到见解,执业证号:121022017036325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