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资讯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智能化的安全不是配置、选装,是基本底线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智能化的安全不是配置、选装,是基本底线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现在所有正在销售的汽车上搭载的都是L2级技术,L2、L2+、L2++,无论叫法如何,都是L2,核心的技术就是辅助驾驶,在这点上对各个厂家的宣传引导、行为规范非常必要。”

4月23日,正值工信部规范、中汽协规范驾驶辅助倡议书发出,车企登陆上海车展智能辅助驾驶集体“踩刹车”,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安全不是配置、不是选装,而是基本的底线,不能离了安全谈智能辅助驾驶。

2025上海车展期间,广汽广汽集团正式发布广汽星灵AI全景图,聚焦“天、人、家、车”四大场景,构建“AI+”全场景智行新生态。

“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向智能化企业转型,使智能化和汽车产品能够更好地结合,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点是我们企业的战略目标。”冯兴亚指出,打造科技广汽。其实科技广汽里面的内涵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智能化和数字化。

旗下商用车品牌“广汽日野”更名为“广汽领程”并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及战略规划,作为广汽集团商用车板块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GAC PICKUP 01概念车发布,瞄准海外高端市场;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宣布联合推出具备全球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车型,在智能化安全引发争议的时刻,广汽集团也同步承诺,将为未来L4车型的驾驶安全担责兜底。据悉,该车将于年底量产交付,明年实现规模化运营,2027年广汽集团还将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车型。

“番禺行动”进行时,广汽从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自主品牌本身的一体化运营,全面对产品开发的流程进行再造,小半年的时间,改革动作频繁,成果逐步落地。冯兴亚指出,集团接下来将继续进行分配体制和干部人事体制的改革,内部人士和社会人士同台竞技,真正选出能够满足新时代、新要求以及发展需要的干部人才队伍。

研发方面,在“番禺行动”的指引下,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吴坚告诉记者,科技创新方面,广汽做了大量布局,对“天、人、家、车”四大板块进行科学布局。“未来我们一样会在智能化、低碳化,在汽车的相关领域持续进行发力。”

受访人:

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冯兴亚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品牌营销领域负责人 黄永强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 吴坚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智能化的安全不是配置、选装,是基本底线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节)

“不能离了安全谈智能辅助驾驶”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前段时间工信部对智驾的传播进行了一些规范,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有什么影响?

冯兴亚:工信部发布新的规范,包括规范广告宣传用语,避免消费者产生误导,我觉得这个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所有正在销售的汽车上搭载的都是L2级技术,L2、L2+、L2++,无论叫法如何,都是L2,核心的技术就是辅助驾驶,在这点上对各个厂家的宣传引导、行为规范非常必要。

对于广汽来讲,我们会认真遵守相关宣传,该叫L2智能驾驶辅助就叫L2智能驾驶辅助。L2的核心就在辅助,我们宣传上都会带上“辅助”两个字。

智能化安全方面,广汽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我们把安全作为广汽的底线。安全不是配置、不是选装,而是基本的底线,不能离了安全谈智能辅助驾驶。包括今天我们发布了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确实是要满足一定的自动驾驶要求。

我觉得厂家有必要把L2、L3、L4的界限和界定宣传给消费者。有必要把真实的状况让消费者知道,让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更加清醒地了解,不至于被一些购买冲动所影响,特别是在使用过程当中,不要误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来使用,造成不必要的一些伤害。

《21世纪》:广汽之前宣布了第四季度量产L3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今天又宣布了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的Robotaxi,这个自动驾驶的级别是比较高了。想问一下,怎么确保这个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如果出现了事故,谁负责?是车企,还是谁?

吴坚:广汽此前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将会推出符合工信部准入要求的面向消费者的L3有条件自动驾驶。这是按照最新工信部认可的方案,去做各种各样的测试。可以告诉大家,目前各项测试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过程中,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进展比较快的,至少前三分之一。

我们的条件在哪里?首先,广州市是我国首批7个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城市之一,广汽集团是首批9个进入试点的车企之一。基于这一条件,我们的研发团队从前年开始到现在,不断地在迭代、在做各种各样的测试。从结果来看,可以说全部都满足工信部目前推出的L3有条件自动驾驶准入的测试标准。广汽集团是负责任的国有企业,目前已经累积了超过1000万公里的实际道路测试数据,这些数据会全部回到我们的数据中心进行重新梳理和整理。

L4高度自动驾驶车辆的情况,这个车是与滴滴自动驾驶团队共同开发的、面向全球的L4高度自动驾驶的产品,是首款具备全球化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对于埃安这款L4高度自动驾驶产品,我们非常有信心。

谁来负责?只要公布了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等级的产品,广汽负责到底,而且在这个屏幕上绝对不出现免责条款。

《21世纪》:去年发布“智行2027”行动计划后,广汽集团在智能化方面动作频频,包括在之前发布“星灵智行”这个科技品,还有推出星灵安全守护体系,这次车展我们又推出了“星灵AI全景图”,请问这背后是出于哪些核心考虑?

冯兴亚:2019年,广汽最早提出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打造科技广汽。其实科技广汽里面的内涵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智能化和数字化。

从产业发展角度讲,不管是汽车产业的整个产业链,研、产、供、销的各个环节,还是汽车产品本身,对智能化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反过来讲,智能化对企业的要求非常高,它对数据、算力算法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这些能力的建立不是一日之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

如何应对?广汽的原则,第一是坚持自主研发;第二是和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合作。比如说现在我们在产品智能化上,既有广汽自己研发的部分,也有广汽和别的公司联合开发的部分,这些共同构成和支撑了广汽产品智能化的领先性。但是广汽不能放松智能化能力的建设,现在可以靠合作伙伴,但未来有些核心能力、智能化的能力,包括整个产业链智能化的能力,才是我们的核心能力所在,一定要保持和强化。

下一步,广汽在车联网上还要做很多的研究和布局。现在我们主要做的是单车智能,如果要保证极致的安全,还需要车联网,车与车之间的互联、车与路之间的互联。比如说两个车会面的时候可以打招呼,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是不是会追尾、会碰撞,这样就可以提早预防。

车联网技术对未来交通零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在这点上我们会进行面向长远未来的技术布局。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向智能化企业转型,使智能化和汽车产品能够更好地结合,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点是我们企业的战略目标。

“天、人、家、车”四大场景全布局

《21世纪》:为什么广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入局皮卡市场?这次概念车的发布,实际的量产时间表是怎样的?

冯兴亚:皮卡车在中国最早期的时候一直按照商用车来管理,因为商用车管理有很多城市通行的限制,所以中国的皮卡的销量规模一直不大,中国汽车每年的销售规模有3000多万辆。全球的皮卡车销售有600万辆。

下一步,广汽集团要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就不得不考虑皮卡车的车型安排。因为它有10%的份额,丢掉这个份额非常可惜。商用车我们有生产经验和悠久的生产历史,对带车驾的车型的制造和生产有一定积累。加上全球对皮卡车的需求,所以进入全球市场,皮卡市场一定要拿。

这次车展发布的皮卡车概念车型GAC PICKUP 01,其实也释放一个信号:我们要进入皮卡车这一新的细分领域。进入皮卡车细分领域主要目的不在中国,而在海外。GAC PICKUP 01整个产品设计到量产还需要两年时间,应该在2027年左右。

《21世纪》:现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还是比较严重的,大家都纷纷跟华为、宁德时代合作。传祺会怎么样实现一个差异化的突围呢?另外,这次亮相传祺向往M8和传祺向往S9,传祺又是如何分别定位?

黄永强:作为传祺来说,整个高端汽车市场是分层的,而且高端人群也有不一样的消费需求,广汽会根据这些消费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高端人群的消费需求。传祺现在推的传祺向往车系,也是希望能够满足这种主流人群的需求。换句话说,它的产品不会太个性化,同时我们产品的定位,人群来说是以35-45岁主流的高端人群为目标,去做这种产品和服务。

怎么突围?第一个,我们要打造好的产品,好的品牌必须有好的产品来支撑。现在的计划是希望通过今天发布了传祺向往S9,这辆车是基于广汽、华为和宁德时代三巨头深度的创新合作来打造的一个产品序列。第二个是服务方面,我们会提供给主流人群的高端客户不一样的服务,比如24小时上门取送车的服务。针对9系的车系,会给予全国代客充电的服务,这一系列的服务都是为整个传祺向往车系打造的让消费者放心用、安心用而且体验非常好的产品和服务系列。

总结来说,传祺向往是在主流高端市场发力,昊铂的定位更高一些,它会在科技豪华领域发力。

“番禺行动”下,内部人士与社会人士同台竞技上岗

《21世纪》:“番禺行动”是每一位广汽人的行动纲领,作为研发团队,有制定咱们自己的“番禺行动”吗?未来三年广汽的科技创新,如何支撑我们自主品达成产销200万辆的规模和目标?

吴坚:集团发布了“番禺行动”规划以后,作为研发团队来说,也是按照“番禺行动”大方向的指引,制定了研发领域的一个目标。

在产品端,我们“番禺行动”有一个产品规划,按照未来在2027年要实现200万台自主品牌的目标,去做产品布局。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大研发体系的改革,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产品定义,投放的节奏,以及研究消费者要什么。广汽的产品将会定位更精准,布局更加合理、更加优化,这样来支撑后续实现200万台的目标。

营销领域也成立了营销本部,就是我刚才说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促进“番禺行动”目标的向下分解,无论是营销、采购、研发、制造等等。

科技创新方面,广汽做了大量布局,我们有天、人、家、车,分别按照四大板块进行科学布局。一个方面,以马上就要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3.0的白皮书作为指引,未来我们一样会在智能化、低碳化,在汽车的相关领域持续进行发力。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智能化的安全不是配置、选装,是基本底线

《21世纪》:“番禺行动”从去年底发布到现在小半年的时间,它的阶段性成果您能否打个分数?接下来会怎么做?

冯兴亚:首先是集团从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广汽集团的发展历史是从合资起家,管理的状况也是按照战略管控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走到现在,特别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这种管理的模式需要做调整。如果集团不亲自操刀自主品牌的运营,往往有些措施落不了地,这是改革的第一项内容。

第二项内容,自主品牌本身的一体化运营。这次改革的目标是要从研、产、供、销一体化打通,提高新时代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缩短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整个行动的一致性。这是我们改革的第二个内容。

第三个内容,要全面对产品开发的流程进行再造,引入IPD,就是整合的产品开发,对产品开发的流程要重新梳理、要重构,为此,我们成立了产品本部。另外,我们还把研究院分为造型设计研究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和平台技术研究院。产品本部和三个研究院,实现真正以产品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完成整个产品开发的拉动。另外,平台技术研究院独立,能够真正集中精力做平台、做技术创新、做研发、做性能,使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的先进性有机统一。

这三大改革的内容目前已经调整到位,正在有序开展运行。

接下来还有分配体制和干部人事体制的改革,我们已经发布了五个岗位对全社会的公开招聘,希望内部人士和社会人士能够同台竞技,真正选出能够满足新时代、新要求以及发展需要的干部人才队伍。不管是内部的竞争,还是外部的竞争,这个体制会保留下来,形成我们新的用人导向和新的用人办法。相信这点对激发干部的活力,特别是干部的年轻化、更加具有斗志和活力上会是比较好的一个措施。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