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资讯 / 今日“C位” !两大国有行联手创出历史新高

今日“C位” !两大国有行联手创出历史新高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银行板块杀疯了!今日(4月28日)银行板块继续上攻,逆势上涨0.97%,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续创历史新高。重庆银行涨4.68%,青岛银行、江苏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的涨幅也超过2%。

  6只银行股年内涨幅超10%

  截至今日收盘,工商银行报7.29元/股,股价上涨了1.11%,盘中最高触及7.34元的历史最高价;同日建设银行也表现亮眼,上涨1.95%,报9.39元,盘中最高9.4元,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今年以来,银行股股价延续了2024年的上涨势头,同时不断涌现新高标的,尤其是以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四大行,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4月24日,银行板块逆市上涨,行业指数收盘涨1.16%,领跑市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股价均创历史新高,收盘分别上涨2.1%、2%、1.83%。

  根据同花顺的数据,银行指数今年已经上涨5.31%,位居板块涨幅榜的前列。在过去的2024年,银行板块表现亮眼。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A股银行板块的累计上涨幅度为43%,跑赢沪深300指数28个百分点,在市场30个板块中居首位。从四大国有行的股价表现看,2024年,农业银行股价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4.7%;工商银行上涨幅度达到52.4%;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股价上涨幅度分别为42.4%、45.2%。

  有6家银行的涨幅超过10%,其中青岛银行的涨幅最大,年初至今的涨幅为18.04%,紧随其后的银行是重庆银行和渝农商行,上涨幅度均超过17%。此外上海银行、兴业银行和齐鲁银行的涨幅也都超过10%,个股的赚钱效应明显。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一季度,市场投资风格更趋多元,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较上季度末的阶段性高位小幅回落0.37个百分点。展望后续,短期看,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市场预期仍有影响,在此背景下低波板块具有配置价值;中期看,在宏观“审慎”和“走弱”的两种假设情形下,银行板块相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建议积极增配。

  国盛证券认为,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的个股或有α收益;同时,由于经济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预计降息仍有空间,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

  北向资金成为今年一季度银行板块上涨的大赢家。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的观点认为,今年一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总市值2275.72亿元,较去年末环比增长4.6%,持有银行股总市值占整个上市银行流通市值2.43%,较上季度末环比上升9bp。从北向资金的增减持规模来看,一季度北向资金整体对银行板块净流入,增持规模为43.4亿元。从个股来看,一季度流入规模较大的银行为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上海银行,流入规模分别为53.3亿元、16.8亿元和11.3亿元。

今日“C位” !两大国有行联手创出历史新高

  银行分红超6000亿元

  截至目前,共有36家银行发布了2024年年报。多数银行的净利润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此外,36家银行在2024年的分红情况较为稳健,多数银行保持了较高的分红比例和合理的每股派息,为股东提供了良好的回报。

今日“C位” !两大国有行联手创出历史新高

  根据wind的数据,2024年已披露年报的银行分红总额为6161.26亿元,这其中包括去年超2300亿元的中期分红。六大行年报数据显示,其年度分红总额再创新高,突破4200亿元,占银行业分红总额的比重超过70%。 从具体分红规模来看,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的分红金额继续领跑,建设银行以1007.54亿元紧随其后,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派现846.61亿元和713.6亿元。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红规模分别为281.46亿元和259.41亿元。

  另外,不少中小银行给出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成为了今年年报季的一大亮点。例如,郑州银行开启自2020年以来首次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82亿元,分红比例为9.69%。

  戴志锋表示,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政策宽松加码,内需领域政策可能对零售信贷需求有所提振,降准降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此外,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面临边际变化,银行板块高股息的性价比提升。建议积极关注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不过对于分红,业内有分析认为需要量力而行。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表示,上市银行增加分红频次,提高对投资者的回报,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还能进一步稳定股价。投资者也需要认识到,分红次数只是一个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公司需要基于其经营业绩来稳步提高分红比例,这样才能确保分红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当然,提高分红比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基于良好的经营业绩,并要平衡好股东、员工、投资者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切。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和妥善处理好短期分红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毕竟,只有稳健且持续的经营才能为股东带来更长远的回报。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