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资讯 / 黄金公司年报“众生相”:上下游业绩冷热不均 生产商谨慎降库存

黄金公司年报“众生相”:上下游业绩冷热不均 生产商谨慎降库存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伴随着国际金价的持续上涨,产业链内部上游采选、中游冶炼、下游消费等环节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并最终体现到其财报中。

  比如,受到金价上涨的拉动,矿端采选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而下游消费在高金价的抑制下需求量明显回落,并且消费属性更强的饰品、投资属性突出的金条销售数据背道而驰。

  此外,结合更多定期报告数据还可以看出,伴随着金价的快速上行,黄金生产企业、基金公司等直接利益方的态度正在趋于谨慎。

  其中,至少有湖南黄金、赤峰黄金等7家公司处于降库存状态当中,同时基金的各季度、年度持股数据也出现了环比回落。

  上游“吃肉”,下游销售遇冷

  申万行业划分的黄金公司共有12家,但是2024年行业最赚钱的公司却不在其中,而来自全球铜、金行业地位超然的紫金矿业。

  Wind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剔除选择主动退市、未披露年报的玉龙股份,其他11家申万黄金板块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平均值达到12.8亿元。

  而同期紫金矿业的“矿山产金”毛利则达到196.6亿元,同时公司该项产品毛利率也接近56%。而紫金矿业的利润率还不算是业内最高的,其他矿端采选企业的毛利率也可以达到50%左右,比如同期西部黄金的“自产金”毛利率也达到53.73%。

  相比之下,山金国际的“合质金”利润率最高,在金价上涨的驱动下,公司2024年该项产品毛利率提升近13个百分点至73.54%。

  合质金也称矿金,还含有其他金属成分。山金国际现有产品多为含银合质金,主要面向金精炼冶炼企业销售,经分离精炼作为标准金锭、银锭向下游给销售,这可能也是山金国际具备更高利润率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内黄金企业的销售价格多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价格挂钩,后者2024年也取得了近28%的上涨,但是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够赚取更多利润。

  比如原材料主要依靠外购的恒邦股份,该公司2024年黄金产品营收、营业成本增幅分别为60.72%、62.62%,成本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使得当期该产品毛利率下降1.16个百分点至0.71%。

  这还不是个例。营收超过800亿元的山东黄金,2024年受到成本增加的影响,公司自产金、外购金毛利率也都出现逆市下降。

  此外,晓程科技在年报中单独披露了一组“生产后被抢劫的量”,具体数量为11499.28克。原因为,加纳时间2024年4月18日,晓程科技位于加纳共和国的子公司Akroma Gold Company遭受武装抢劫,造成损失。不过,以上只是黄金牛市下的一个小插曲,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也相对有限。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工业及其他用金分别下降24.69%、4.12%,金条及金币则同比增长24.54%。

  以上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决定了相关黄金饰品企业的业绩变化方向,尤其是黄金饰品业务相对集中的公司下滑尤为明显。

  比如周大生、老凤祥,两家公司继2024年营收下降后,今年一季度收入端继续承压。

  其中,80%营收依赖于素金首饰的周大生,今年一季度营收仅有26.7亿元,同比下降超47%,这也是该公司连续四个季度营收下降。

  不难看出,黄金牛市行情之下,业绩增长兑现能力最强的依旧是上游矿端企业,中游冶炼、下游消费则或多或少面临着成本抬升和需求不足的影响。

  企业库存、基金持股转向谨慎

  “2025年市场预期显示,尽管短期可能出现价格波动,但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央行购金需求稳健以及美国的通胀压力或继续支撑金价长期走势,部分机构预测国际金价可能上探3500美元/盎司。”华钰矿业4月28日晚间披露的年报指出。

  反观金价走势,其上涨速度明显超过了以上机构预期。早在4月22日时,伦敦金现货便已经触及3500美元的高点。

  实际上,即便短期金价回调至3300美元/盎司附近,但是所累计的涨幅依旧超过25%,这与2024年的全年涨幅基本相当,同时对于黄金而言也已经较为可观。

  而早在金价突破2600美元/盎司以前,企业层面也已经开始尽量降低自身库存,来规避金价波动率增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少有湖南黄金、赤峰黄金、西部黄金等7家样本公司出现库存下降的情况,这几家公司期末黄金相关产品库存量分布下降60.6%、10.34%和73.5%。

  利润率本就微薄的恒邦股份,2023年期末黄金库存为841.68公斤,而在2024年期末则处于零库存的状态。

  反观下游消费企业,或许是受到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样本公司的库存数据出现一定幅度的抬升。

  比如周大生,公司2024年珠宝首饰产品库存量便达到378.4万件,较上年同期增长21.85%。公司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也指出,“公司的存货规模达到42.7亿元,其中约70%是黄金(包括原料和产品等)。”

  到披露今年一季报时,该公司存货进一步增加至43.7亿元左右。

  如果说黄金企业表现不一的库存数据,还无法充分说明产业链内部对金价的看法,那么基金公司等机构的减持则显示出了明显偏谨慎的态度。

  为了统一比较维度,这可以分别从一季报、三季报与半年报、年报两个口径的数据进行对比。

  先看2024年年末的持股数据。根据Wind数据统计,以纳入申万黄金板块的12家公司作为样本,报告期末基金持股总数为17.15亿股,低于2024年6月末的24.02亿股,也要低于2023年6月末、2023年12月末的持股总数。

  到今年一季度末时,上述基金持股总数回落至11.38亿股,而在2024年同期和6月末时该持股总数则分别为13.73亿股、13.83亿股。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在黄金等周期行业属于典型的景气度投资,商品上涨周期结束前便会提前退出。

  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股价走势往往提前商品价格半年时间见顶,类似案例此前在A股市场上也已经多次上演,比如2019年的猪肉股、2022年的锂矿股均是如此。

  当然,黄金的定价模型远较其他商品更为复杂,加上其自身更强的金融属性、国际定价的特点,没有人能够准确预判其价格走势。

  不过,以上来自产业链内部、专业机构层面的实际动作,却是需要各方参与者引起警惕的,尤其是一些盲目追涨的投资者。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